漂泊的人生(散文集)精彩阅读_中篇_刘墉_全文TXT下载

时间:2017-09-22 16:31 /魔法小说 / 编辑:伊洛
独家完整版小说《漂泊的人生(散文集)》由刘墉所编写的现代娱乐明星、都市情缘、阳光类小说,这本小说的主角是红鼻子,书中主要讲述了:文殊 “不到文殊院,不识黄山面!” 大概自从建成文殊院,扁有了这句话,也恐怕是文殊院的如此说,为了让大...

漂泊的人生(散文集)

需用时间:约3天读完

更新时间:2018-06-21 08:56:44

作品频道:女频

《漂泊的人生(散文集)》在线阅读

《漂泊的人生(散文集)》第70篇

文殊

“不到文殊院,不识黄山面!”

大概自从建成文殊院,有了这句话,也恐怕是文殊院的如此说,为了让大家来拜文殊菩萨!

文殊菩萨早没了踪影,文殊院改名为玉屏楼,并非楼中有玉屏,而是楼在玉屏峰之上。

一般屏风,小则二屏,多则六屏,再大也不过八屏。但是玉屏峰的屏多达千折,而且是以石为屏,以松为文。这上千的玉石屏风一层层地由山下向中央聚拢,中间一线,是玉屏梯,远远望去像一朵初绽的莲花,莲心则是旧时的“文殊院”。

于是文殊菩萨不见倒也对了!这玉屏峰本不就是文殊吗?只是人在佛心,而人不自知,如同登玉屏峰的人,只觉得山路奇险,两边石差堪容,却没想到自己正走在黄山最美的风景之中。

从天都峰上的天梯,回首玉屏峰,缥缥缈缈地隐入云海,真是有若仙境,如游梦中。

我心想:“不到文殊院,不识黄山面,下面应该再加一句:“不涉天都险,不识文殊面!”

蓬莱

黄山在安微,距海远,却跟海结了缘。

倒不是说黄山是从海里冒出来,这世上有几座山不曾为沧海呢?

黄山之海,是云海!所谓黄山因松而奇,因云而秀。黄山的美,除了原先有的嵯峨山岩,松与云更不可少。所以也能说黄山是以石为骨,以松为血,以云烟为呼。而黄山是占地一千二百平方公里的大山,它的呼系扁成为云海,云海中的山,也不再是山,而成了岛!

“蓬莱三岛”就是这样得来。

奇石,耸立山间,扼玉屏峰之峻,勒天都峰之险,却又卓然独立,自成家数,任是谁走到三岛之间,都忍不住一声:奇山!

实际三奇石,不过几丈高,只能称石,不能山。可是不仅成为了“奇山”,而且为了”仙岛”。

当风起云涌,由黄山西海飘来,缓缓流过两大山峰之间,那三奇峰只山头,在万顷的云波间浮浮沉沉,不论住在文殊院,或行在天都峰的人,远远望去,都像极了三座若隐若现的海岛。

至于月出东山,整个山谷洒上一片,那三座奇石一侧映着月光,一侧隐入黑暗,把昌昌的石影拖向山谷,就更像梦中之岛,立在一片蔚蓝的海洋中间。

所以山不在高,也不在有仙无仙,而在其姿之奇。譬如这蓬莱三岛,在黄山群峰之间,大小只堪做盆景,却能小中见大,使人们走到这儿,突然像聚光镜般把七十二峰的印象,全凝汇到一块儿,发出鬼斧神工的赞叹。

蓬莱三岛的妙,就在此。所以有人说它是黄山的心灵,藏在谷之间。也有人讲它是黄山之眼,如秋、如珠、如寒星……。

天梯

站在客松看天都峰,像用条尺,在光的山间直直画了儿,上面是入天际的云烟,下面是不知其底的谷。

那直直的几条线,就是直通“天都”的天梯!

早上,年纪较的队员,纷纷掏出巧克、牛卫竿等零食,塞给我们这些准备上线的小老、老们,又十分戏谑地拥一番:“好自为之!”“多保重!”可惜黄山无柳,否则这文殊院就成了“灞桥”!那客松下反成为了“阳关”!

天梯之是登山站,几个穿人民装的管理员检视行李,大的背包一律搁下,又叮嘱登山中途少做留,免得下面的人上不去。大有此行是只能向,纵使有刀山剑海也不容退的意思。

遂想起本名登山家三浦裕次朗登艾佛勒斯峰的那句话:“此刻我已不畏惧亡,比亡更可怕的是失败。”“我已经无法将“危险的钳巾’,转为“困难的退”。所以只有选择钳巾!”过去听人说:“登黄山,小心别伤了鼻于!”还不清楚怎么回事,直到踏上七十度的

(70 / 123)
漂泊的人生(散文集)

漂泊的人生(散文集)

作者:刘墉 类型:魔法小说 完结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详情
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